“不好意思,我們機械工程類畢業生都敲定單位了。”5月20日,省交通技師學院老師唐泉“婉拒”了常州一家企業開出“月薪6000元”的用人需求。
  眼下雖然正是應屆畢業生求職衝擊季,而這裡1100名2014屆畢業生一年前就全部有了下家,現在學生們忙的是再挑挑,看有沒有更好的單位。
  “我們剛剛舉辦了一場應屆畢業生雙選會,250家單位提供2600個崗位,央企、上市公司比比皆是。”該院招生就業辦主任朱一德告訴記者,“機械工程專業學生,一個人後面跟著10家單位搶。”
  航空工程系應屆畢業生孫溪簽約的是中航工業航空動力控制系統研究所。他說:“不是名牌大學,能進央企,很多人羡慕,自己感覺是意料之外也是意料之中。首先專業對口,現在乾的就是上學時學的。其次是工作環境很熟悉,學校實驗室里,機床、模具都有。”
  機電工程系張宏春教授告訴記者:“技師學院的培養目標就是藍領、技術人員,從課程設置上就有講究,理論、實踐各一半,有的專業實踐時間更多。我們上午講理論,下午就帶著學生進實驗室。單位用的機器、圖紙,學生們一點不覺得陌生。”
  簽約昆山三一重通機械有限公司的機電系2014屆畢業生李賀工作後的最大感受是:熟悉,很快就如魚得水。
  一些學校的教學內容與社會需求嚴重脫節,經驗不足成為應屆畢業生求職的“攔路虎”。該院副院長紀玉國坦言,讓畢業生跟市場需求接軌,不能光指望學生,更重要的是要從源頭上解決,先讓老師與市場“無縫對接”。
  張宏春是全國交通職業教育優秀專業帶頭人,他這樣定位老師的作用:老師不僅要能講,還要做一名“手上帶油的師傅”,機床怎麼用,模具怎麼搞,老師不僅要會,還得緊緊跟上最新技術。否則,教的就是過時的東西,學生畢業出來還是接不上手。
  道路與橋梁工程系教師汪軍偉這兩年每天奮戰在鎮江官塘新城工程現場。據介紹,該校公路施工專業的教師,60%以上都到工程一線、企業掛職學習過。
  江蘇森淼工程質量檢測有限公司經理周海江對老師來公司交流司空見慣,“道路、橋梁的最新技術,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老師教學生之前,自己都親自學過、實踐過。此外,在培訓交通領域在職人員時,通過互動,老師能瞭解實踐中的新技術、遇到的新問題,教學相長。”
  紀玉國告訴記者,該校專業老師的“充電”已經從項目現場走向國際。先後赴德國接受汽車維修專業技能培訓,赴奧地利參加工業機器人項目培訓,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參加計算機信息技術和電子工程培訓等。專業骨幹組團赴美國波音公司、加拿大BCIT、德國寶馬公司學習考察。學院新建的航空工程系,骨幹教師出國接受大飛機項目、風能項目、通用航空項目和電子工程等內容的學習培訓。
  本報記者 呂 妍  (原標題:老師“手上帶油”求職心裡有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n65rnoqc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